/news/
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臭氧空间应用—食品车间常用消毒产品优劣对比
创建时间:2025-05-05 15:45:28
臭氧空间应用—食品车间常用消毒产品优劣对比
微生物对食品生产主要有两方面危害,一个是导致消费者食源性疾病,例如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另外一个危害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所以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微生物进行严格控制,消毒工作是日常必须进行的项目。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根据生产环节不同,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来达到想要的消毒效果。生产管理者应了解各种消毒方式的特性并加以使用,如果消毒方式不正确会导致消毒失败。
例如,酒精是常用消毒剂,消毒时必须保证处于75%的浓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杀菌效果。另外酒精的杀菌效力一般,只能杀灭部分种类细菌和病毒,对真菌无效。霉菌是真菌中抗性较高的种类,如果选择酒精来杀灭霉菌,那必然导致消毒失败。
下面我们对常用消毒方式进行分析对比,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各种消毒方式的优缺点:
一、臭氧杀菌
作用原理: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降解葡萄糖所需的酶,致使TCA循环无法进行,从而导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无法供应,使细菌灭活死亡。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他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的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
优点:
1.运行时间短,强氧化剂,能杀灭许多微生物;
2.空间和物体表面消毒都可以用;
3.臭氧发生器以氧气或空气为原料,其产生的臭氧不稳定,易分解成氧气,是公认的无二次污染消毒剂;
4.可以去除霉、腥、臭等有机物异味的功能;
缺点:
1.消毒时人员不能在消毒空间内,臭氧有一定的毒性,环境中臭氧浓度高于标准浓度较高时,对人体细胞有一定的损伤性;较少的话会引起人头晕、头疼、胸闷等;但至今无一例因臭氧中毒而死亡的案例;
2.臭氧系统配置投资会比辐射灭菌、氯类消毒液投资大;
3.对金属、橡塑、丝织物等有腐蚀性;
二、紫外线杀菌
作用原理: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产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优点:
1.紫外线杀菌设备比较常见,容易购买,一次性投入,日常使用成本较低;
2.能够杀灭一般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3.操作相对简单,可以在生产中连续使用;
缺点:
1.杀菌效力比较低,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霉菌(包括霉菌孢子)等抗性较高的微生物;
2.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3.紫外线照射不均容易留下消毒死角;
4.受尘埃和湿度影响,消毒效果不稳定,需要根据环境调整照射时间等。
5.较短波长的紫外线(低于200nm)照射可能会使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这点在食品工业中需要特别注意。
6.紫外线有致癌诱变效应,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有一定职业危害风险。
三、辐射灭菌
作用原理: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杀死大多数物质上的微生物的一种有效方法。用于灭菌的电磁波有微波、紫外线(UV)、X射线和γ射线等。
优点:
1.可以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处理过程食品温升很小,有利于维持食品的质量;
2.射线(如γ-射线)的穿透力强,可以在包装下及不解冻情况下辐射食品,杀灭深藏在食品内部的害虫、寄生虫和微生物;
3.辐照过的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
4.和食品冷冻保藏等方法相比,辐照保藏方法能节约能源;
5.可以改进某些食品的工艺和质量;
缺点:
1.使用风险较大,辐射泄露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需要较大投资及专门设备来产生辐射线(辐射源)并提供安全防护措施,保证辐射线不泄露;
2.容易造成食品等材质发生质变,影响口味;
3.对不同产品及不同辐照目的要选择控制好合适的辐照剂量,才能获取理想效果,但这在实际使用中比较难操作;
4.日本、欧盟等很多国家限制或禁止辐射技术,出口食品企业等需要注意;
四、氯类消毒液
氯类消毒产品:常见成分:次氯酸钾、二氧化氯。衍生产品:次氯酸锂、次氯酸钙、次溴酸钠、次碘酸钠、含氯的氧化物溶液,氯化的磷酸三钠、三氯异氰尿酸钠或钾等。
作用原理: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
优点:
1.廉价,技术成熟,在一般市场很容易购买到;
2.杀菌效力较强,对细菌、病毒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也能杀灭部分真菌;
3.可以购买发生器,使用设备直接量产药剂,使用成本较低;
缺点:
1.氯类消毒液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味道,有致癌诱变效应,长期使用对操作人员健康危害极大;
2.消毒后有残留,会形成氯胺等致癌物质;
3.成分不稳定,对温度、光照等敏感,温度超过常温就会快速分解;
4.在食品等行业中使用,会造成食品氯超标;
5.欧盟、日本、韩国等国际禁止在食品加工中用氯,出口型企业慎用;
6.会对食品的气味、口感、PH值等参数造成一定影响;
7.容易造成食品等材质发生质变,影响口味;
8.对金属等具有较高腐蚀性。
五、过氧乙酸
作用原理: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将菌体蛋白质氧化而使微生物死亡。对多种微生物,包括芽芽孢及病毒都有高效、快速的杀菌作用。
优点:
1.高效的杀菌效力,对细菌、真菌、病毒等都可以杀灭;
缺点:
1.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燃易爆,运输和存储不方便。
2.不易购买,随着法规限制很多区域不易购买,货源不稳定;
3.具有毒性,具有强烈刺鼻气味,操作人员职业危害较大;
4.致突变性,DNA损伤,致癌诱变效应;
5.较高腐蚀性,特别是对金属、塑胶等材料;